新时代,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市场化、城镇化、国际化进程加速,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迫切更紧要。“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”,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(简称“职教20条”)提出,“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”(简称“双高计划”),这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使命,也是继示范校、骨干校、优质校之后国家支持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。目前,“双高计划”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已然形成,197家首轮建设单位已浮出水面,笔者认为,下一步重在建设方案,实在行动逻辑,贵在职教特色,难在革故鼎新,亮在引领示范。简言之,“双高计划”高质量发展是核心追求,深化改革是主要担当,协同推进是必要生态。
“双高计划”扬帆高质量发展
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“双高计划”的主旋律。质量“高”在哪里?笔者认为,一是高标准定位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要先强自身,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密切融入区域经济社会,精准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,支撑重点、支柱、紧缺、特色产业发展,为经济增值,为学生赋能,彰显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;还要发挥领头雁作用,创造能复制、可借鉴的改革经验和模式,引领职业教育接续改革创新,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,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,探索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,真正做到“当地离不开,业内都认同,国际可交流”。二是高水平设计。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公布后,建设方案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,进一步准确理解“双高计划”的立意和内涵,明晰规划与实施的目标、内容、路径、策略,按照“两步走”的部署梯次递进,体现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抓手、新模式、新突破。完善后的建设方案,改革发展任务应更具体更落地、更有逻辑更有力度。三是高效率实施。“双高计划”是荣誉,改革任务是重担。如何加强党的建设?如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、高水平专业群和双师队伍?如何提升校企合作水平、服务发展水平、学校治理水平、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?篇篇大文章,盘盘活棋路。其中涉及的教育价值和产业逻辑、学校诉求和企业需要,解构和重构、继承和创新、现实和理想,在建设与实施过程中,高水准、高效率应是题中要义。四是高效能产出。项目是载体,投入需产出,结果看绩效。学校办学定位、专业群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需求之间的高符合度,人才培养、技术研发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对国家和区域的高支撑度,培养方案、教学运行、培养质量与“三全”质量管理的高契合度,师资队伍、设备设施、实践基地、教学资源等供给的高保障度,学生、用人单位、政府对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满意度,业内、社会、国内、国际的高知名度,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人才培养与培训模式、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、1 x证书制度、职业培训与技术技能积累等职业教育类型的高辨识度,创建新时代“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”的职教品牌,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责无旁贷。五是高质量发展。职业教育“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”是新时代的呼唤,尤其是今年高职有质量的扩招100万人,对高职学校来说更是重大的考验,要求量变和质变“双变并举”,校招、社招的规模更大,中、高、本贯通发展的体系更全,专业课程教师的结构更优,校企合作、综合治理的机制更活,对外交流、多元合作共同体的构建更开放。实现高质量发展,必须“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、制度、标准”,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要大胆探索、深化改革、创新发展。
“双高计划”领航改革创新发展
“双高计划”主题是高质量发展,主调是引领改革和创新。“职教20条”奠定了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,“双高计划”是落实“职教20条”的重要举措和职业教育“下好一盘大棋”的重要支柱,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往何处走、办成什么样、发挥什么作用的大问题。站在新起点上,笔者认为,“双高计划”舞动改革龙头,一方面应该按照总体要求,聚焦“一加强”“四打造”“五提升”十项改革发展任务,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;另一方面,在全面落实改革发展任务的同时,还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项重点,搞清弄懂改革内涵,将改革任务落实到位,努力打造特色品牌,推动可持续发展。
人才培养高地是办学关键。评价一所高职学校办得好不好,关键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不高。笔者认为,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,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。要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改革人才培养培训模式,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;要推进“三教”改革,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,开发使用校企“双元”教材、新型活页式教材、工作手册式教材,推动课堂革命;要开展“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,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;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、经济状况和文化积淀,探索体现实效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,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。
创新服务平台是补齐短板。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是高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,但目前高职学校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,因此“双高计划”把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并列为两大支点,就是要引导高职学校补齐短板。笔者认为,打造创新服务平台,要抓好三个融入,即融入产业发展、融入行业企业发展、融入人才培养过程,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,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,搭平台、建机制、定制度,一系列举措相互配套,确保人才培养、团队建设、技术服务有机结合、协同推进、整体提升,实现“教学出题目、科研做文章、成果进课堂”。
高水平专业群是特色体现。要把专业群建设上升到质量发展、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的战略高度,把专业群作为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、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、服务灵活有效的重要途径、内部治理重构的重要机遇,通过专业群建设引导学校准确定位,凝聚办学特色,形成具有显著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形象品牌。笔者认为,打造高水平专业群要把握好“三个高”特征。对接产业吻合度高,要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,聚焦服务面向,优化资源配置,动态调整专业方向,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和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;资源整合共享度高,要有机整合课程、教师与实训实习等教学资源,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最大化,充分发挥集群效应,形成人才培养合力;人才培养产出度高,要培养一大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,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,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。
“三教”改革是提质手段。“三教”改革,教师是关键,要瞄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问题,加快人事制度改革,将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结合好,激发广大教师主动参与“三教”改革的积极性。要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,及时将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,倡导新型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,确保教学内容体现主流技术。要推广混合式教学、理实一体教学、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,推广实时互动、翻转课堂、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,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和模式变革,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。
最后,“双高计划”建设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。国家、地方和学校要同频共振,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,加强项目实施管理,健全多元投入机制,优化改革发展环境,动员各方力量支持项目建设。学校与政府、学校与行业或企业、项目单位之间也要凝心聚力,构建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的良好生态。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单位也要起到引领带动和辐射的作用,增强利益相关者的“获得感”,形成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引领区域高职学校协调发展的格局。
“双高计划”建设,新业新担当,唯有改革创新方能高质量发展,唯有协同聚力才能登高致远。(作者邢晖,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“双高计划”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)